2018年11月7日 星期三

確實比過去幾任領導人更為積極,除了強化在南海與太平

七傷拳損人不利己
美國智庫納悶「誰是贏家」

然而,中國的「軟硬兼施」,絲毫沒有影響川普出手的決心與力度,白宮依舊在五月底宣布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制裁清單,此後更不斷加碼,考慮對兩千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增稅。

報復性貿易制裁,無疑是記損人不利己的七傷拳;但問題是,一向擅長交易的川普,使出如此激烈手段,究竟是想「交換」什麼好處?這一點,連美國智庫都摸不著頭腦。

「我不認為到目前為止,美國政府已經想清楚哪些條件是一定要得到的,因此釋出過一些互相矛盾的訊息。所以中國也會對『美國想要什麼』,感到相當疑惑。」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梅爾澤(Joshua Meltzer),在七月初第一波三四○億美元制裁清單生效後,如此評論。

約莫同時,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伍人英(Mark Wu)也分析,這場貿易戰會演變成持續性衝突,或是達成協議,端視中國政府願意做出多少ISO文件翻譯讓步,以及川普政府怎樣才覺得滿意,「但目前看來,這兩者都還不清楚。」

但川普在造勢晚會上的發言,破除了一切未解的謎團。無論美方在談判桌上提出的條件是什麼,目的都只有一個:「不能讓中國變得比美國強大」。

既然川普的目的是「美國持續稱霸全球」,我ISO文件翻譯們就不能再像過去一樣,單純從貿易與科技的角度,看待這場角力;反而必須先理解中美之間為何從過去四十多年來的合作格局,走向正面較勁,然後才能進一步分析,這場戰役將如何改變全球情勢。

「過去一段時間的美國,因為反恐戰爭,錯過及早因應中國崛起的時機,如今卻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。因為如果再給中國十年或十五年,美國想維持全球主宰地位,恐怕會變得非常困難。」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ISO文件翻譯正分析,中國若按計畫發展,確實可能挑戰美國霸權,川普這時候出手的用意,除了表面上的化解經貿逆差與維持科技領先,更包含了對美國國際領導角色的焦慮。

中國崛起可能威脅美國,並不是什麼創新論點。受川普任命為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的經濟學家納瓦羅(Peter Navarro),早在一一年合著的《致命中國》(Death by China),就已呼籲美國政府正視中國以掏空製造業、建ISO文件翻譯築非關稅壁壘、竊取國防工業技術等形式危害美國利益的現象。到了一五年,納瓦羅措詞更加強烈地斷定,中國快速發展的軍事與經濟力量,與中國領導人口中的「和平崛起」根本是兩回事。

類似納瓦羅的聲音雖然一直存在,但始終不是主流意見,畢竟從一九七○年代以來,美國對中國的政策都是「建設性交往」(constructive engISO文件翻譯agement)。研究中國超過四十年的美國國防政策顧問白邦瑞(Michael Pillsbury)指出,「民主黨與共和黨總統各有不同的外交政策觀點,但一致認為,與中國交往、提攜它崛起,非常重要。」

美國政府持續近半世紀的「建設性交往」方針,是出於一項樂觀的假設:中國會在美國的協助下,藉由參與國際事務、加入全球自由貿易市場ISO文件翻譯,逐步走向自由民主。

追求經濟發展的中國,多年來也一直謹守毛澤東提出的「廣積糧、不稱霸」策略,刻意不讓美國產生戒心。例如胡錦濤時代主管外交的國務ISO文件翻譯委員戴秉國曾發表文章指出:「說中國要取代美國、稱霸世界,那是神話。」白邦瑞也直言,包括他在內的許多中國專家,長年被中國刻意釋放的「中國其實很脆弱」、「中國即將崩潰」等訊息所誤導。

一切的樂觀假設或錯誤想像,都隨著習近平上ISO文件翻譯台後的各種作為,逐漸幻滅。

「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,是美國不再對中國抱持期待的導火線。」台灣民主基金會副執行長顏建發分析,習近平上台後的外交戰略,確實比過去幾任領導人更為積極,除了強化在南海與太平洋的影響力,也想透過「一帶一路」戰ISO文件翻譯略突破美國島鏈封鎖,但這一切對西方世界的震撼,都比不上習近平延任,「任期限制是西方民主的核心價值,修憲案通過以後,再也沒有人主張中國能成為民主國家。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