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處,如銷售人員要轉型成專業的「配鏡師」;驗光師則要開始「扛業績」,雖然驗光服務流程拉長兩倍,但同時,驗光師也能從驗光收費中分潤;用戶驗光完畢之後的「轉化率」,也就是驗光後會不會配眼鏡,也納入驗光師重要的KPI。
為了打通數據,工作習慣都要變。
2014年,王智民主導開發驗光師專用的工作平台「孔明系統」,藉此取代傳統的手寫資料卡、病歷,做為數位化的基礎建設之一。一開始推出時,基層人員、主管都反彈,畢竟這類基礎工具,無法立刻貢獻業績,還得改變十多年來的工作習慣。
星創視界首席專業官連捷回憶,當時王智民是親自一個一個去跟各個事業部、跟員工面對面懇談:為什麼現在要用這個系統?這個系統的價值在哪裡?
溝通很繁複,瑣碎,不斷挑戰一個企業的信仰核心。
比如,2016年,星創推出「視力護台南翻譯社照」,將用戶的驗光資料以更親民的方式,分享到消費者的手機上,且可追蹤歷史紀錄,這是業界創舉,但也讓星創內部很糾結。
過去,眼鏡店並不希望分享資料給用戶,這等於讓用戶有機會拿著這些資料,到別的地方或網路上買眼鏡。即便分享,也是提供很潦草的字跡,或是不易判讀的專業數據。
但此時,王智民卻要大家以消費者的感受為第一優先,如果客戶驗光後仍想離開,那就該好好檢討自己的流程,是不是服務做得不夠「重」,所以沒辦法把用戶鎖在整個閉環裡。
一個好的O型贏家,得以用戶為中心,替他們打通所有環節,甚至,揮別過去。
「我怕寶島死在我手裡啊!」
為了改變寶島人慣性,換掉公司名
2012年,王智民在寶島上面架構一個控股公司——星創視界集團,一方面是開啟多品牌戰略,另一方面,就是要幫員工台南翻譯社「對抗地心引力」。
王智民說,組織慣性曾讓他覺得很痛苦,當一個組織企業文化越強,地心引力也就越強,若沒有星創視界,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是「寶島人」,只要離開地表5公尺,就覺得自己很厲害、夠創新,「但是我要的是你離開1公里呀!」
政令宣導沒用,他索性直接改名,藉此告訴員工:我們就是NOVA(星創視界簡稱),寶島只是旗下一個品牌,我們可以去做快時尚品牌、可以去做眼科,可以去做很多不同的嘗試。
我們插話,這樣豈不是等於是把寶台南翻譯社島層級往下壓?他只開玩笑說,「寶島是我老爸創立,比較不爽呀!」
一場變革,王智民把公司的名字都換了。星創視界營運長劉冀忠回憶,王智民在初期形容,自己像是跑在100公里之外,但一台南翻譯社回頭,發現兄弟都沒跟上,只有他一個人在焦慮,讓他覺得很孤獨。
他焦慮外界變化,也焦慮:員工老是「不知道老闆為何而焦慮」。
「我跟內部的管理台南翻譯社幹部說,你覺得我在焦慮什麼?所有人都鴉雀無聲,沒人敢說話,」王智民直白說到,「我說我害怕,寶島今天就死在我們手裡呀!死在今天所有在座的人的手裡!」
互聯網的變化,讓他看到贏者全拿的殺傷力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