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2月16日 星期六

楊:我覺得還不算完整,現在只是大學剛畢業,正要

原本想買別家雜誌廣告宣傳商品,但是發現廣告一小塊版面竟然要5、6萬,很不划算。加上那時候市面上沒有什麼設計雜誌,「慢活」這個名詞也還沒出來,我們不要太多的專有名詞,留點什麼東西在裡面就好,上個廁所10分鐘就看完,搭配介紹自己的產品,雜誌就這樣產生了。方法3:透過雜誌,更精準聚焦目標顧客樓:蘑菇如何找出目標顧客群? 楊:其實我們剛開始根本沒有鎖定顧客群是誰,連這件事情成不成功都不知道。我們小成本要進行市場調查很難,創品牌可不可行還不確定。 雜誌要出刊時,我打電話給誠品,店員跟我講,要有經銷商才能把雜誌放在誠品書架上賣,我那時才知道有「經銷商」這種東西。經由誠品介紹2、3間經銷商,我們選定了一家合作到現論文翻譯在。當時經銷商給意見,刊頭應該要怎麼做、厚度要厚一點、封面亮度要更亮等等,但是我們一開始根本不是這樣子。 進了誠品,一開始印了500本,看到自己的雜誌放在入口,還擺成迴旋狀,自己壓根沒想到會放在這麼顯眼的地方。我想這是背後默默有一種支持的力量,當時負責陳列的員工覺得雜誌很有趣,才會這樣大力推銷。 一個月後,經銷商告訴我:「楊先生,反應還不錯,要不要加印?」我那時想:「你是不是在騙我?是不是有什麼目的?」(笑)當期又加印論文翻譯500本,數量到現在維持3,200本。 藉由雜誌出版,我們觀察到目標顧客群就是這一批購買雜誌、產品的小眾。我們有一批忠實的讀者,讀者樣貌從高中生到45歲都有,職業大多是出版、設計、媒體、藝文等相關行業。 我們網路社群的留言版有高中生留言、北一女校刊還論文翻譯來採訪過;有個大學生的畢業專題也來找蘑菇,他表示第一次接觸是高中時候。當然雜誌本身不可能獲利,主要獲利來源靠產品的販售。方法4:貫徹品牌「信仰」,強調一致性樓:所以你們沒有一個很清楚的創業計劃,不過有個很中心的思想? 楊:我們討論過論文翻譯,汽車品牌「賓士」代表某種檔次與對應的形容詞,那「蘑菇」代表的對應詞是什麼?──我們提出:生活。論文翻譯不過這非常抽象,「生活」是什麼?我們希望是「過好生活」,要大家對周遭的事物敏感些。也許商業行為很重要,但是最終目的還是過好生活。產品希望表達的訴論文翻譯求是平易近人的、良善的、實用的概念。 樓:你覺得你們的品牌做起來了嗎? 楊:我覺得還不算完整,現在只是大學剛畢業,正要進入社會,開始有謀生能力,需要更多論文翻譯資源。 品牌是一種宗教信仰,買名牌也是一種信仰。我看電影《王者之聲》,看到希特勒演講那一段,心想:「如果品牌可以做到像希特勒這樣,那多成功!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