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2月14日 星期四
另外近期國外研究機構對台灣未來半年的看法, 非常悲觀
23歲,是許多人剛踏出社會、展開第一份工作的年紀,但1995年次的劉家昇,已經帶領電商品牌「團圓堅果」在市場衝鋒兩年,以年營業額1800萬元的好成績站穩一席之地。電商浪潮對劉家昇而言,就像一條充滿可能的岔路,讓他衝破社會期待,為人生重新定錨。「直到我決定不再當社會眼中的『模範乖學生』後,才改變了我的人生。」去年踏出大學校園的劉家昇從沒想過,自己在畢業典禮時寫下的感言,會在一夕間,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。他的Facebook頁面吸引8千多人次按讚、近1,500次轉貼分享。 為什麼?因為這不僅僅是個8年級生的青春獨白,更是個1995年次的文科生,翻轉既有道路,成為「論文翻譯全台灣最年輕電商CEO」的創業故事。 歷經兩次的創業失敗,2016年,還是大學生的劉家昇以一手創立的電商品牌「團圓堅果」,寫下年營業額突破新台幣1,800論文翻譯萬、企業估值高達5,000萬元的紀錄,讓團圓堅果一舉躍升台灣堅果電商品牌龍頭。從校園模範生,變成「地攤小販」而他利用入伍4個月時間,以個人經驗為基礎撰寫的電子商務經營指南《電商Zero to One:從0到1》,今年6月中上市,7月已經準備二刷再版。 這張「非典型」的成績單,映照劉家昇23歲的臉龐,更顯得特別。但對劉家昇來說,這些數據背後的意義,是自己終於能告論文翻譯訴爸媽:「我的人生,真的可以不一樣。」 父母都是教授,背負各種期待,劉家昇的求學資歷,是「模範生」的標準縮影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畢業,雙主修企管,參與志工計畫、社團活動、企業培訓,大二開始積極應徵微軟、華碩以及AppW論文翻譯orks實習。畢業典禮上,他以全系第一名的身分上台受獎,「大人們」為他鼓掌。 可是沒有人發現,每個「充滿競爭力」的經歷,背後都藏著深深的茫然。 他的心中,始終記得那個小學二年級的「劉」。帶著滿腔熱血,走過一間又一間超商,用收集來的點數「進貨」,在園遊會上販售當時最流行論文翻譯的全家彎彎磁鐵。最後,光這門生意,他就幫班上賺進三分之二的收入。 回顧那些為了志向與父母劇烈衝突的日子,要升學嗎?該放棄嗎?留在舒適圈不好嗎論文翻譯?內心接踵而來的問號像沉重的船錨,一度讓劉家昇挫折、遲疑。「船隻停在港口最安全,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,」直到走入新創企業實習,擱淺的船終於等來了解放的風,創業導師一席話,成為支論文翻譯持他「做自己」的祕密咒語。 劉家昇開始走進市場擺攤,在成功市場、吳興街口菜市場販售各類堅果。高中時期擔任拳擊手、為了控制營養攝取而自烘堅果的經歷,成為論文翻譯他篩選產品的重要依據。那時,他常推著攤位「跑給警察追」,誰也沒想到這個沒人看好的攤位,竟一路擴張到中友百貨、台北世貿,還在大稻埕開設了第一間實體店面,最後簽下全台十家大遠百的經銷權。先學技術,再一對一深耕客戶一整年與客戶面對面直接交流、從攤販論文翻譯吆喝中練就的議價功力,為劉家昇奠定開創電商事業的基礎。「另外對我幫助最大的,就是『自學的能力』,」劉家昇舉例,許多人努力爭取的Google數位火星計畫,在YouTube上就有完整課程,即使沒有機會實地參與,也能計畫性充實自己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